
孩子黐住工人姐姐,在職媽媽如何是好?
2019年9月13日 , 星期五
在2009年,66%有小朋友的母親都需要在家外工作。作為在職母親,我們在離
開辦公室時常常感到矛盾。尤其是當家中的小朋友為學齡前兒童時,這種矛盾的感覺會特
別強烈。我們可能會質疑重新返回工作的這個決定是否正確,害怕失去陪伴小朋友的時間
,以及錯過他們珍貴的成長片段,如學會走路的那一刻和第一次掉牙時等。而當我
們決定了再次重返職場時,我們一般會選擇僱用全職保母來照顧我們的小朋友,因為這會
讓我們感到比較放心。但時間久了,當有一天我們回到家時發現小朋友好像比較喜歡保母
的陪伴而非他們的母親時,我們可能會再次質疑自己的決定。
從心理角度來看,當我們第一次發現這個事實時,感到痛心和妒忌是很正常的。畢
竟,那個是您的親生子女。但當遇到這種情況時,記得要先保持冷靜,並與其他成年人(
不是您的小朋友)討論您的擔憂。先照顧好自己的感受,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 提醒自己世界上是沒有母親是完美的。那麼您將能夠更好地照顧您的小朋友。否則,小朋友會不明白為什麼在他/她沒有做任何事的情況下而讓您感到難過。
提醒自己要從更理性的角度來看待這種密切關係,並將其視為一種極其正面的發展。小朋友往往會本能地對人作出反應,意思是他們一般不會向那些沒有首先向他們展示愛或者不值得擁有他們愛的人表達愛意 (Roberts, 2016) 。如果您的小朋友和保母建立了密切的關係,您應該感到幸運,因為您所僱用的保母並不僅僅把照顧小朋友視為「 工作」,而是真心愛您的小朋友。
把您的保母視為拍檔!在《Shadow Mothers》中,社會學家Cameron Lynne Macdonald引用了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所的研究結果:「當兒童護理的質量越高,小朋友對兒童護理提供者的安全感越強。而當小朋友越感到安全,他們對母親的依戀便會越大 」 (Lee, 2014) 。一名好的保母會分享他/她對小朋友的認識。您可透過保母了解小朋友的習慣、需要,以及喜歡和討厭的一切。花點時間去分析和理解小朋友和保母的相處模式(如日常生活中的互動或保母安慰小朋友的方法)。當您和小朋友獨處時,便可利用觀察所得的結果來與小朋友互動。當然,在需要作出重要決定時,請記住您才是母親。您要對自己母親的能力充滿信心,不要將這些決定留給您的保母。
隨著大腦發展,小朋友的社會認知能力便會增強,他們與保母的關係會慢慢地改變,然而,強調您是小朋友的母親而保母只是臨時過客的這個想法仍然很重要(Lee,2014)。這也有助減少小朋友在保母別離時所經歷的情緒和心理困擾(Bowlby, 2007) 。強調母子關係重要性的最佳方法是創造「親子優質時間」,例如將某日的晚餐定為「親子晚餐日」,或每隔幾天在特定時段進行特別的「親子活動」如散步、玩遊戲、烘焙或親子勞作等。
最後,記住要有耐性!提醒自己這只是一個暫時的情況。所有小朋友都經歷過比較偏愛父母一方的階段。相信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您,您是小朋友最好的母親和照顧者。
如果你有興趣為家庭生活發掘更多創意和喜樂,請訂閱 香港幼稚園:奧恩幼稚園每月新意Youtube頻道.
================================
➡【Join our Mighty Oaks family!/ 快來加入奧恩大家庭】
➡【 Sign up for Acorn Trial Class now!/Acorn 試堂優惠】
References
Bowlby, R. (2007). Babies and toddlers in non-parental daycare can avoid stress and anxiety if they develop a lasting secondary attachment bond with one carer who is consistently accessible to them.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9(4), 307-319.
Fusco, K. (n.d.). When your child prefers the nanny over you. Street Director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treetdirectory.com/travel_guide/202017/kids_and_teens/when_your_child_prefers_the_nanny_over_you.html.
Lee, L. (2014, April 1). Relationships: how to manage the nanny–child bond without feeling threatened.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cmp.com/lifestyle/family-education/article/1461773/relationships-how-manage-nanny-child-bond-without-feeling.
Roberts, J. (2016, May 25). Be thankful if your child hugs their nanny instead of you. The Telegraph.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elegraph.co.uk/family/parenting/be-thankful-if-your-child-hugs-their-nanny-instead-of-you/.
開辦公室時常常感到矛盾。尤其是當家中的小朋友為學齡前兒童時,這種矛盾的感覺會特
別強烈。我們可能會質疑重新返回工作的這個決定是否正確,害怕失去陪伴小朋友的時間
,以及錯過他們珍貴的成長片段,如學會走路的那一刻和第一次掉牙時等。而當我
們決定了再次重返職場時,我們一般會選擇僱用全職保母來照顧我們的小朋友,因為這會
讓我們感到比較放心。但時間久了,當有一天我們回到家時發現小朋友好像比較喜歡保母
的陪伴而非他們的母親時,我們可能會再次質疑自己的決定。
從心理角度來看,當我們第一次發現這個事實時,感到痛心和妒忌是很正常的。畢
竟,那個是您的親生子女。但當遇到這種情況時,記得要先保持冷靜,並與其他成年人(
不是您的小朋友)討論您的擔憂。先照顧好自己的感受,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 提醒自己世界上是沒有母親是完美的。那麼您將能夠更好地照顧您的小朋友。否則,小朋友會不明白為什麼在他/她沒有做任何事的情況下而讓您感到難過。
提醒自己要從更理性的角度來看待這種密切關係,並將其視為一種極其正面的發展。小朋友往往會本能地對人作出反應,意思是他們一般不會向那些沒有首先向他們展示愛或者不值得擁有他們愛的人表達愛意 (Roberts, 2016) 。如果您的小朋友和保母建立了密切的關係,您應該感到幸運,因為您所僱用的保母並不僅僅把照顧小朋友視為「 工作」,而是真心愛您的小朋友。
把您的保母視為拍檔!在《Shadow Mothers》中,社會學家Cameron Lynne Macdonald引用了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所的研究結果:「當兒童護理的質量越高,小朋友對兒童護理提供者的安全感越強。而當小朋友越感到安全,他們對母親的依戀便會越大 」 (Lee, 2014) 。一名好的保母會分享他/她對小朋友的認識。您可透過保母了解小朋友的習慣、需要,以及喜歡和討厭的一切。花點時間去分析和理解小朋友和保母的相處模式(如日常生活中的互動或保母安慰小朋友的方法)。當您和小朋友獨處時,便可利用觀察所得的結果來與小朋友互動。當然,在需要作出重要決定時,請記住您才是母親。您要對自己母親的能力充滿信心,不要將這些決定留給您的保母。
隨著大腦發展,小朋友的社會認知能力便會增強,他們與保母的關係會慢慢地改變,然而,強調您是小朋友的母親而保母只是臨時過客的這個想法仍然很重要(Lee,2014)。這也有助減少小朋友在保母別離時所經歷的情緒和心理困擾(Bowlby, 2007) 。強調母子關係重要性的最佳方法是創造「親子優質時間」,例如將某日的晚餐定為「親子晚餐日」,或每隔幾天在特定時段進行特別的「親子活動」如散步、玩遊戲、烘焙或親子勞作等。
最後,記住要有耐性!提醒自己這只是一個暫時的情況。所有小朋友都經歷過比較偏愛父母一方的階段。相信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您,您是小朋友最好的母親和照顧者。
如果你有興趣為家庭生活發掘更多創意和喜樂,請訂閱 香港幼稚園:奧恩幼稚園每月新意Youtube頻道.
================================
➡【Join our Mighty Oaks family!/ 快來加入奧恩大家庭】
➡【 Sign up for Acorn Trial Class now!/Acorn 試堂優惠】
References
Bowlby, R. (2007). Babies and toddlers in non-parental daycare can avoid stress and anxiety if they develop a lasting secondary attachment bond with one carer who is consistently accessible to them.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9(4), 307-319.
Fusco, K. (n.d.). When your child prefers the nanny over you. Street Director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treetdirectory.com/travel_guide/202017/kids_and_teens/when_your_child_prefers_the_nanny_over_you.html.
Lee, L. (2014, April 1). Relationships: how to manage the nanny–child bond without feeling threatened.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cmp.com/lifestyle/family-education/article/1461773/relationships-how-manage-nanny-child-bond-without-feeling.
Roberts, J. (2016, May 25). Be thankful if your child hugs their nanny instead of you. The Telegraph.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elegraph.co.uk/family/parenting/be-thankful-if-your-child-hugs-their-nanny-instead-of-you/.